网站首页 > 汽车信息> 文章内容

共享汽车不盈利!自主品牌扎堆儿布局图什么?

※发布时间:2018-8-11 4:53:2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吕雉的情人的确,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开始,已经陆续有15家传统整车企业提出要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并开始布局,其中既包括大众、奥迪、宝马、奔驰、通用、福特这样的车企大鳄,也有北汽、广汽、奇瑞、吉利这样的中国自主车企。更进一步在7月16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打造共享汽车领域的“国家队”。

  记者不禁想问:共享出行到底有什么力,让这么多车企扎堆儿布局?如果真的不盈利,各大车企是否另有所图?尤其是成长中的自主品牌,究竟是盲目跟风还是心中有数儿?

  为什么这么说?周令坤举了一个家电行业的例子。前些年,以苏宁、国美为代表的家店大卖场异军突起,致使消费端被这些大卖场牢牢掌控,家电生产厂在市场上逐渐失去了话语权。等家电生产厂把自己的销售渠道做起来,掌握了产品和渠道两个要素后,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又以强大的品牌知名度空降家电市场。

  可以说家电生产厂在整轮市场博弈中走得很,先是失去了话语权、后又失去了品牌力,汽车市场也是同样的道理。今天出行业务不是整车企业的主业,但未来一旦出行业态掌握了消费者的需求,车企也将失去话语权,最终沦为替出行平台生产汽车的代工厂。

  “除非对产品和品牌有极度自信的车企,如的一些豪华车品牌。但对于国内的自主品牌来说,还很难有这样的自信,因为国内车企的品牌力明显不足。比如随便说一个国产品牌,它的代表车型是什么、传递了何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社会责任和扮演的角色是什么,都很模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品牌参与到共享出行中很有必要。”周令坤说道。

  往小了说,对于车企而言,共享出行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必争之地。一方面,制造环节利润逐渐被下游蚕食,一旦沦为出行业态的代工厂,或将难以为继,必守;另一方面,拥有车载数据是车企的先天优势,但掌握消费端的数据也同样重要,基于这些数据不仅可以提高车辆品质,还能籍此衍生更多服务内容、创造更多盈利可能,必攻。

  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共享出行市场,总体规模甚至大于其他国家的总和,但大就意味着强吗?未必。

  德勤和新意互动联合推出的《2018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里,将自主品牌进入共享出行领域的径概括为三种。一种是平台模式,即单独成立出行子公司,专门从事出行业务,运营车辆既可以来自集团内部,也可以来自其他车企;二是自营模式,与平台模式的区别是运营车辆全部来自车企本身;三是通过并购、或投资现有出行公司,并向其提供运营车辆。

  在周令坤看来,平台模式如EVCARD,上汽虽是大股东但并不全部控股,这使平台有自己的融资行为,更易市场化,能从整个生态链中获得更多支持,还吸引了上汽之外的华晨、奇瑞、宝马等品牌车辆,车型更加丰富;而自营模式则反映了车企稳固销量的最朴素需求,也最能直接获取自己产品的市场反馈,对于风险把控和数据积累大有益处;如果没有精力和经验去打造平台,并购现有出行公司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不过包括网约车、分时租赁、短租、长租各种出行形态在内,国内车企都处于一个尝试阶段,说盈利还有些言之过早。其中做得比较出色的如吉利的曹操专车也尚未实现盈利,但值得关注的是,吉利通过这一平台获取了况和消费者的第一手信息,通过实际检验将纯电动汽车品质提升了一大台阶,这些都常宝贵的经验,所以不能单从一个出行公司的运营状况来判断它的价值。”周令坤说道。

  中国出行市场的规模和活跃度不输任何一个市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汽车往往是生产出来就直接投入出行,鲜有针对出行市场的专门设计。比如,网约车乘客多坐在后排座椅,那后排座椅的舒适性是否该特别优化?共享汽车乘客较多,车内空气质量该如何提升?分时租赁车辆通常续驶里程较短,如何减轻电池重量做到轻量化?这些都需要车企特别用心。

  其次,目前国内出行市场多提供的是标准化服务,这只能市场稳定有序,但从服务品质来看,国内市场在差异化的个性服务方面仍有不少欠缺,而这种服务能力的提升则要基于对数据的分析运用。周令坤举例,如果出行平台能和微信、京东、天猫等社交和消费平台的数据打通,在和隐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有很多想象空间。试想一位消费者刚从影院出来叫了一辆车,上车后,如果车内能适时响起刚看过电影的主题音乐,相信观影体验不差的消费者都会感到惊喜和回味。

  另外,德勤一直以来提倡的MOS(移动出行运营体系),也是自主品牌发力出行的重要方向。也就是说,消费者要从A地到B地,中间可能要换成高铁、地铁、出租车等多种交通工具,然而他只需要在出行平一个订单,平台即为他规划最合理的整套出行方案,这种无缝衔接的打通式出行也会给消费者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也大大节约了社会资源。当然,这就非常一个平台的数据算法和资源匹配能力。

  周令坤还指出,自主品牌要做好出行,除了从自身运营角度考虑,更要与智慧城市的运行紧密结合。他举例,意大利某出行公司在这方面就考虑得十分周全,精心设置的电子围栏避免了车辆乱停放,市政部门不头疼,也给当地交通带来了便捷。

  “在此基础上,我还更愿意看到一些出行公司愿意承担起一部分社会责任。就拿国内一个出行公司来说,他们在平台上嵌入了一个小程序,叫‘见不平一声吼’。也就是说平台司机在行车过程中遇到较差况时,只要喊一声,语音识别出的信息就会自动回传到城市管理者那里。如果类似信息集中且一致,管理部门就会调整道维修计划。目前这种方式已经在上海试运行了几个月,效果非常好。事实上,这在技术上的要求并不高,消费者也很愿意配合,只要平台愿意做。”周令坤分析。

  “总而言之,在与众多车企负责人的交流中,我明显感受到,自主品牌转战出行的信心在提升。但可以预想的是,这也将同时淘汰轨道,一些不适应转型节奏的车企将会被并购甚至淘汰出局。所以布局出行是危还是机?某种程度上要看车企转型的决心了。”周令坤说道。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